“水十條”體現治理新思維
“水十條”體現治理新思維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出臺以來,市場普遍予以好評。環保業人士認為,“水十條”為我國各級政府開展水治理提供了總綱,為行業帶來約2萬億元的投資機會,也為民間資本進入環保產業、政府開展PPP模式等提供了實踐平臺。應該說,這些看法主要立足于環境治理和產業投資角度。若換個視角,可以發現“水十條”另一亮點,是體現出政府當前在公共政策制定和社會治理中,更加突出科學、法治和社會共治等理念,值得在其他領域立規過程中借鑒。
與過去一些行業的行動計劃不同,“水十條”在每一項具體政策之后,都明確了需牽頭負責部門和參與配合部門。與此前出臺的“大氣十條”等相比,這是明顯的變化和進步。由于各部門承擔的職責更加明確清晰,若屆時發生任務沒能完成的情況,相關部門也就無法相互推諉。這有利于在多部門協同治理的同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職能交叉,并在后期落實考核問責。
責任分工明晰必然要求目標考核量化。“水十條”給外界留下的一個鮮明印象,是其中充滿大量數據:比如要求某項任務在什么時間完成,哪些指標要提高或減少的百分比,等等。實質上,這是將各項任務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既有利于各部門嚴格落實,又能調動社會力量進行監督。
“堅持法治思維”在“水十條”中得到充分體現。長期以來,我國在包括水治理在內的環境治理過程中,大量依靠行政處罰命令,并且存在執法不嚴、執法標準不統一、選擇性執法等弊病。根本原因是依法治理的要求落實還不夠。此次行動計劃在許多措施中都明確了“依法”前提,并特別將“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列為第六大部分,是對“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有助于提升我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現代法治政府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則是“水十條”又一鮮明特色。無論是要求理順價格稅費、促進多元融資,還是提出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第三方參與,都表明政府希望在行動實施中盡可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這有助于擺脫政府在行業治理中“封閉式循環”的怪圈,有利于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助推環保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水十條”堅持的“責任明晰、目標量化、依法行政、多方參與”等政策理念,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期待“水十條”為建設“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美麗中國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政府提升經濟社會治理能力的有益實踐。(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 偉)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資訊
產品推薦
相關行業新聞
- 2024年生態環保工作怎么干!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場景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水系統的特點有哪些?
- 景觀污水處理設備的水質特點以及適用范圍
- 一體化玻璃鋼污水處理設備的優點及其特點
- 廣東污水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優勢
- 一體化工業污水處理設備的產品特點
-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現管道堵塞應如何處理
-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施工基礎坑洞
-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針對小區污水處理的工藝特點